搜寻结果

搜寻结果

关键字


排序


时间区段

选择分类


选择领域


关键字筛选




关键字:范博毓共42笔

资讯
集邦咨询:CES展量子点与OLED电视持续角力,首重8K与图像处理能力

2018/01/11

显示器

在CES 2018大展中,QLED(量子点)电视与AMOLED电视两大阵营持续角力,并正式将战火从4K分辨率延续至8K分辨率。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(WitsView)观察,画质表现上除了持续强化HDR高动态显示对比技术外,各大厂更着重加强电视图像处理芯片技术,并搭上AI风潮,标榜图像处理与画面呈现将更“Smart”。 WitsView研究协理范博毓指出,8K电视过去几年一直在只闻楼梯响的阶段,但随着2020年东京奥运的脚步接近,影像标准的制定与生态系统的建构正逐渐成型。同时电视品牌大厂夏普、三星与索尼陆续端出8K电视的计划,加速了8K面板供应链的开发脚步。但8K面板生产难度较高,也偏重65寸以上的超大尺寸电视市场,产品多半会被定位在金字塔顶端的超高端市场,初期不易快速扩大市场规模。 QLED电视销售难突破,三星同步进军Micro LED电视 三星预计在2018年推出高端电视机种8K QLED TV,乐金电子目前仍以UHD AMOLED TV应战,但集团内的乐金显示器已开发出8K AMOLED电视面板,以应对未来高端电视市场趋势,显示QLED电视与AMOLED电视阵营竞争依旧激烈。 回顾2017年,乐金电子为首的AMOLED电视阵营在一线品牌索尼的加入下,市场能见度略占上风,销售也有所提振,2017年AMOLED电视在电视市场的渗透率约07%,预计2018年可望超过1%。反观QLED电视阵营由于产品亮点不足,暂时屈居下风,销售表现也低于预期,2017~2018年市场渗透率仅在1~15%徘徊。 WitsView认为,QLED电视阵营能否扭转气势,关键在于何时能够推出将量子点技术整合进Cell面板的产品,摆脱现行与背光模组整合的设计,成为新的产品亮点。也因为QLED电视销售不易提振,三星转而投注部分资源开发Micro LED电视,并在2018年CES推出146寸超大尺寸Micro LED显示屏。预计在量子点技术有更显著进展前,未来三星仍会持续开发Micro LED电视。 电视与PC相继采用,HDR相关标准将加速普及 在图像处理技术上,WitsView观察到,HDR技术仍是各大厂的重点。目前,HDR10+高端标准已正式推出,是基于HDR基础标准HDR10的升级版,要与另一个业界标准Dolby Vision分庭抗礼,并争抢各大电视品牌、相关内容厂商,以及平台厂商的采用。除了电视市场外,PC市场过去一年在NVIDIA的引领之下,也开始出现导入HDR标准的呼声,在2017年底VESA针对PC制定的DisplayHDR 10正式发布后,各品牌大厂都预计在CES 2018展出相关产品,代表无论是液晶监视器或是笔记本电脑,都将陆续采用HDR标准,加速未来HDR标准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普及。

资讯
集邦咨询:TDDI IC技术近成熟,2017年智能手机In-Cell比重上看32%

2017/08/24

显示器

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(WitsView)最新研究显示,在TDDI(触控和显示驱动器整合,Touch wit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)IC产品趋于成熟、面板厂加速导入的带动下,2017年智能手机采用内嵌式触控方案(In-Cell Type)的比例续增,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比重可望攀升至319%,高于原先预估的296%。 WitsView研究协理范博毓指出,经过2~3年的发展,In-Cell技术方案已趋于成熟,市场主流也由Hybrid In-Cell转往Pure In-Cell技术,并整合TDDI IC。其中,领导厂商新思科技以及敦泰电子是目前市场能见度最高的IC供货商。 范博毓表示,过去几年,In-Cell技术被定位在高阶市场,多半搭配FHD机种,以新思科技为主要供货商。不过随着敦泰电子跨入TDDI IC供应行列,并加速在HD机种的开发,HD搭配TDDI IC的In-Cell方案开始出现显著增长,新思与敦泰因而在FHD与HD TDDI IC供应上各据一方。也因为HD机种开始采用TDDI IC,TDDI IC渗透率加速提升,搭载TDDI IC的In-Cell产品比重有望从2016年的6%增长至2017年的14%。 范博毓认为,过去因TDDI IC的单价偏高,导致整体In-Cell面板模组报价持续居高不下,但随着面板厂与IC设计厂商持续针对产品进行成本优化,包括面板减光罩设计、交错式线路设计等,加上联咏科技与奇景光电等IC供货商陆续加入供应行列,TDDI IC降价速度加快,也可望加速推升整体In-Cell的渗透率,预计2018年In-Cell方案的渗透率将达376%,其中搭载TDDI IC的In-Cell产品比重也有机会提升至22%。

资讯
集邦咨询:中韩抢扩产AMOLED面板,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2020年达50%

2017/07/03

显示器

苹果2017下半年将推出新一代iPhone,确定搭载三星AMOLED面板,引爆各品牌与面板厂竞逐投资AMOLED的热潮。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(WitsView)最新预估,AMOLED手机的长期渗透率可望逐年攀升,预计2020年渗透率将接近50%,AMOLED更有望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技术。 三星主导,苹果采用AMOLED面板引爆市场需求 三星从2015年起开始积极销售AMOLED,消化产能,扩大其市场影响力。而2017年正值iPhone问世10周年,苹果势必想透过大幅改版提振销售,促使三星正式进入iPhone面板供应链。 WitsView研究协理范博毓指出,苹果的策略牵动整体产业,不只其他手机品牌加速布局AMOLED技术,面板厂也开始进军AMOLED面板市场,以中国大陆面板厂最为积极。 除了早在2013年~2014年便已布局的和辉光电与昆山维信诺外,原本以LTPS技术为主的中国大陆面板巨擘京东方和天马,也在2016年陆续加速转进AMOLED技术,甚至将原先规划的LTPS产能直接转为AMOLED产线,并在2017年上半年装机完毕,准备进入试投产阶段。 设备产能与技术水准,成面板厂潜在发展瓶颈 中国大陆市场资金充沛,加上政府补助新型显示技术开发,可以预期接下来各厂商都会陆续建成AMOLED新产线。然而,AMOLED生产技术门槛高,除了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背板生产能力,有机发光层的蒸镀制程与封装制程,也是发展瓶颈。以蒸镀设备为例,目前仍仰赖日韩系设备厂商供应,其中日商Canon Tokki的6代Half Cut机台更是各家面板厂争抢。不过Canon Tokki产能有限,目前仍以优先满足三星与苹果未来需求为主。 过去2~3年,三星显示器几乎垄断了整个AMOLED面板供应,部分手机品牌客户不愿被三星完全绑住,驱动面板厂加速布局AMOLED技术。除了中国大陆面板厂以外,WitsView认为今年最具指标意义的是乐金显示器即将于下半年正式量产6代Flexible AMOLED产线,首波产品将瞄准非苹手机客户,可望逐渐让AMOLED手机面板市场朝向多家供货商竞争的较健康发展态势。

资讯
集邦咨询:智能手机出货动能停滞,18:9全面屏成救星

2017/06/14

显示器

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(WitsView)最新研究显示,智能手机市场2017上半年成长动能放缓,品牌客户亟思如何创造新需求,高屏占比与极窄边框设计便成为今年市场焦点。在此波趋势带动下,预期手机面板也将出现一波规格转换期,屏幕长宽比将由目前主流的16:9开始转向18:9,预计18:9以上全面屏机种的渗透率今年有望达到10%。 WitsView研究协理范博毓指出,2016年手机市场已经历一波换机潮与成长,加上进入2017年第一季后,客户端库存水位偏高,以及中国内需市场补贴减少的冲击,2017上半年成长动能明显停滞。虽然AMOLED面板与iPhone8话题持续延烧,但对于庞大的非三星与非苹果手机品牌而言,仍盼不到太多正面消息。 WitsView观察,一线品牌如乐金与三星陆续发布年度新款旗舰机种G6与S8系列,屏幕长宽比不约而同都由16:9拉高至18:9以上,并搭配超窄边框设计、取消传统Home键,整体往更简约的全面屏发展。同时,下半年Apple的新款iPhone8预期也将拉高屏占比,带动其他以中国为首的手机品牌加速布局18:9机种。 WitsView指出,针对新的18:9面板机种,面板厂量产时程多集中在第三季至第四季,所以第二季手机品牌客户多半在等待18:9新机种问世,对于16:9旧机种的拉货动能转弱。 另一方面,手机品牌客户为了顺应面板量产时程,将新机种集中在下半年发布,希望能赶上年底前的销售旺季。但在各面板厂新机种供货能力不明确的状况下,WitsView预期,2017年18:9以上全面屏机种的出货成长,主要仍由三星与苹果的高端旗舰机种贡献,18:9以上全面屏机种的整体渗透率约落在10%。待非苹手机品牌陆续布局完备后,2018年渗透率才有机会大幅跃升,可望大幅攀至37%。

资讯
集邦咨询:TDDI IC产品到位,2017年智能手机In-Cell比重上看29.6%

2016/12/29

显示器

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(WitsView)最新研究显示,在TDDI(触控和显示驱动器整合,Touch wit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)IC产品到位、面板厂加速导入的带动下,2017年In-Cell触控面板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比重攀升至296%。On-Cell触控面板则受惠AMOLED面板需求热潮,2017年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比重也将提升至26%。反观Out-Cell触控面板比重则预估下滑至428%。 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范博毓指出,面板厂对于In-Cell产品兴趣颇高,最主要的原因是整合In-Cell的面板可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,提供完整的产品方案给客户,同时有助于简化传统手机产品组装生态上颇为复杂的供应链体系。在In-Cell产品设计上,采用TDDI IC,便能在如FPC软板等部分材料成本上有节省空间。 范博毓表示,虽然目前TDDI IC价位仍高,但随着可供应的IC厂商越来越多,包括率先跨入的新思科技与敦泰科技,及其他陆续推出产品的台系IC设计厂商等,预期2017年TDDI IC价格下降的速度将加快,有机会让In-Cell的成本渐往Out-Cell成本靠拢,更可加速整体需求成长,WitsView预估,In-Cell产品搭载TDDI IC的比重将从2016年的6%成长到2017年的12%。 在苹果iPhone 5系列正式导入In-Cell触控方案后,In-Cell触控面板俨然成为高端手机的必备规格。但非苹阵营的In-Cell产品,过去仍受制于TDDI IC开发进度不如预期,因此除了苹果外,仅少数品牌客户的高端机型采In-Cell触控方案。2016年随着数家IC大厂的TDDI产品陆续到位后,面板厂正式推出搭载TDDI IC的In-Cell产品,市场能见度才开始明显提升。 范博毓指出,2017年苹果将导入AMOLED面板,可能减少对In-Cell的需求,但在各家面板厂陆续扩大In-Cell产品规模下,In-Cell触控面板在整体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仍有望持续提升。 另一方面,虽然在大部分的面板厂将资源移往In-Cell发展的趋势下,将限制2017年On-Cell TFT-LCD产能的增长空间,不过,受惠于AMOLED面板的高需求,将带动On-Cell AMOLED出货成长,2017年智能手机On-Cell触控面板的渗透率仍有望攀升。 范博毓进一步表示,未来随着AMOLED与LTPS新增产能逐渐扩大,面板厂对推动On-Cell与In-Cell这类整合型产品的态度也会越趋积极,相对的,传统以Out-Cell为主的触控厂商则须面临策略调整,转进中低端市场区隔或是面对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,以换取生存空间。

  • 第4页
  • 共9页
  • 共42笔